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……”3月15日晚,伴随着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叙事诗《长恨歌》改编的同名实景历史舞剧在1300年前的历史发生地再次上演,陕西春季文旅消费季暨2023年度《长恨歌》首演盛典在西安华清宫华彩绽放。
这不仅是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《长恨歌》第18年成年礼及2023年演出季的开启,还标志着陕西春季文旅消费季的启幕,全省广大文旅从业者借全国“两会”胜利召开的春风,聚焦“后疫情”背景下的旅游业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,丰富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,为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、提振经济贡献文旅之力。
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、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,陕西省自驾游及房车露营协会、陕西省旅游景区协会、西安市社会科学院(联)、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承办,以“云端共赏+现场互动”“观演+体验”“对话+嗨购”的方式综合呈现。
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戴卫红,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李献峰,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超,西安市社会科学院(联)党组书记、院长高东新,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姚新垣,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车轩,陕西省自驾游及房车露营协会会长桂斌,河南省自驾旅游协会会长赵奕出席活动。
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戴卫红致辞
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李献峰致辞
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姚新垣致辞
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、院长高东新为新设立的西安市社科普及基地授牌
陕西自驾游协会会长桂斌为华清宫景区授牌
深化文旅融合
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
发展旅游是扩大内需、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。当前,我们已经“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”。今年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提出,“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,旅游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。我们将聚焦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,做足‘文旅+’和‘+文旅’大文章,既注重大龙头、大景区、大项目引领,又注重小而精、小而美、小而新主体承载,努力实现从文旅大省到文旅强省的大跨越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,旅游业振兴发展的前景愈加广阔。
为让旅游成为消费的热点、展示陕西形象的高点、拉动经济的支点,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2023“三秦四季·春光‘陕邀’”陕西春季文旅消费季活动,主要包括自驾露营旅游年启动仪式、 2023年度《长恨歌》首演盛典、“全景春天”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启动仪式和采风踩线等系列主题活动,推出包含赏花踏青、生态采摘、古镇老街春季旅游精品线路15条,文旅消费、文化文艺、赏花休闲类等各类活动150余项,春季赏花摄影写生点40个的春季旅游季文旅活动,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,让游客充分感受陕西春韵,爱上“三秦四季”。
2023陕西省春季旅游季的启动,是推动全省文旅行业全面复苏、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、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,是乘势而为、踔厉奋发,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。
作为此次《长恨歌》首演盛典系列内容之一,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导、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魏景波,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姚新垣,抖音大V刘国杨,陕西广电融媒体音乐广播主持人旭东,诗词爱好者、职工代表韩佳宏(韩磊)等文化大咖及行业、媒体代表走进“从《长恨歌》里看长恨歌”开展诗词对话,以文化和传播视角深度解读《长恨歌》,塑造长恨歌文化品牌形象。
此外,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游客换装体验、“仙乐飘飘处处闻”霓裳乐曲演奏、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陕西民乐团园区多景巡演以及“陕旅嗨购”线上抢福利等活动均吸引了广大游客及屏幕前的网友参与其中。
聚焦高质量发展
确立标准缔造行业范本
演艺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特色表演,而是一种建构文化原真性的重要方式,是旅游目的地主动建构并展示地域传统文化的尝试,是地域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诠释过程。作为文旅融合的典范,舞剧《长恨歌》实现了让“真山真水真历史”为我所用和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突破,借助现代科技和艺术表现手段,实现了常演常新、久演不衰。自2006年公演以来,已经成为陕西旅游的一张金边名片。
今年2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,这也在今年的两会上引发代表、委员对于“标准”的关注,呼吁尽早形成“用户体验”标准化链条,以标准化推动进步和创新,让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质量获得感、满意度进一步增强。
据悉,为实现规范实景演出市场、提高演出水准、优化演出服务,早在2013年,陕西华清宫便在原陕西省质监局的指导下,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制定《实景演出服务规范》国家标准,并于2014年正式立项。2016年,以舞剧《长恨歌》演出服务为蓝本的《实景演出服务规范》成为首个实景演出的国家标准。2018年,全国唯一一个“中国旅游演艺国家标准培训基地”落户华清宫。2020年,《古今结合的文化创新和商业探索—〈长恨歌〉文化品牌的建立与发展》案例,被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收录。长期以来,舞剧《长恨歌》不仅作为旅游演出活跃在华清宫,而且已经成为陕西文旅演艺及旅游管理模式走出去的范本,先后两次写入省、市两级政府工作报告。
去年10月14日是第53届世界标准日,以《长恨歌》为蓝本编制的《实景演出服务规范第1部分:导则》等3项国家标准荣获“西安市标准创新奖”一等奖。作为旅游演艺标准化运营的实践者,华清宫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姚新垣同时荣获“西安市标准创新奖2021年度个人突出创新奖”。
3月15日,恰逢舞剧《长恨歌》首演日,华清宫荣获“省级消费放心示范单位”的荣誉,是陕西文旅行业唯一受此殊荣的一家。
“华清宫自引入‘标准化’概念以来,逐渐成为推动华清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‘核心引擎’,建立了以华清旅游为母品牌,以华清宫、华清演艺、华清御汤、华清文创、华清管理为子品牌的‘一母五子’品牌发展格局,以聚合之力擦亮了‘华清旅游’品牌底色。”姚新垣说,华清宫将继续以“游客就是我的家人”的理念,以“精品”为追求,以“规范”为注脚,用标准这一把“尺子”,夯实质量,引领进步。据统计,自2006年至今,《长恨歌》已高质量演出4300余场,累计实现收入14余亿元,带动周边酒店、民宿、康养、文创综合收入超70亿元以上。
致力开拓创新
奏响陕西旅游“四季”歌
“2020年《长恨歌》的首演日是4月26日,2022年《长恨歌》的首演日是4月29日,今年则回归到了3月中旬,而且是在冬季版冰火《长恨歌》结束演出仅仅14天后,这不得不让人振奋。”15日晚,来自陕西中国旅行社的一位观演者表示,《长恨歌》堪称陕西旅游的“晴雨表”,霓裳羽衣舞动着从业人员的信心。
在这个难忘的冬季,霜雪覆盖在宫殿之上,寒冰倒挂在屋檐之下,火把、火海把冬日的骊宫夜空渲染得火热而浪漫……2月28日,在观众的依依不舍中,冰火《长恨歌》演出季落幕。自2023年元旦起,冰火《长恨歌》共演出58天,133场,创收近7000万元,接待量、总营收再创新高。
“事实证明,作为冬季演艺新产品,冰火《长恨歌》的推出大获成功,不但实现了北方冬季室外实景演出零的突破,同时也打响了中国文旅演艺复苏的第一枪,开辟了中国旅游演艺新的蓝海。”姚新垣表示,冰火《长恨歌》变“冷资源”为“热经济”,唱响了北方冬季文旅四季歌。
近年来,华清宫不断开拓进取、守正创新,持续优化传统营销宣传渠道,积极拓展网络、新媒体宣传渠道,实现了从传统旅游景区的转型,稳步踏入Z时代旅游新景区。比如,去冬今春,通过江苏林姑娘与华清宫的双向奔赴事件、华清宫《长恨歌》元素亮相世界杯决赛现场、明星主播董宇辉倾情推荐、《夜幕下的华清宫》专题短视频做宣传等一系列品牌宣传及创新营销手法,赢得了千万网友的点赞,并被《人民日报》及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,传播出西安城市的温暖及文旅暖人的柔情,引发出一波来陕旅游新高潮。
"华清宫将继续以积极昂扬的姿态,践行国企担当,充分发挥千年古都的文化资源优势,展现陕西和中华优秀文化,为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,助力陕西旅游高质量发展,铸就新时代陕西文化旅游事业新辉煌,作出新的贡献。”姚新垣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