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在管理学上,有这样一个观点,或者叫“能力悖论”,那就是每个人最终走上的岗位,都是他所不能胜任的岗位。
因为只要他能够胜任当前的岗位,那他就一定会被再次提拔到更高一级的岗位,直至他不能胜任为止。
举个例子,有的人认识不到提拔晋升的本质和逻辑,不知道领导提拔一个人,最为重要的考虑,是这个人能否进一步延伸他的权力边界和影响控制能力,而不仅仅是工作态度端正或者工作干得好。
这个对提拔晋升的认识,其实就是一种能力。具备这个能力,方向和目标就会更加明确,就能继续往上走;而不具备这个能力,不管工作态度再端正,或者工作干得再好,大多都会在原地打转。
职场上那些怀才不遇、困顿郁闷的人,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个逻辑,不具备这方面的思维和能力。
为什么没有说得那么绝对?因为还有极少一部分人,会因为机遇和运气,走上更高层次的岗位。
当然,这里的能力,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,是更加广义的能力,包括业务能力、沟通能力以及统筹能力等全方位能力,而不仅仅是指处理好具体工作的能力。
如果大家留心观察,不难发现,现实中也确实是这个逻辑,那些在一个岗位上徘徊多年的领导,就是因为缺乏跃升到更高层级的能力素质。
这就好比一个人业务能力很强,但不善人际关系,那他终究只能成为一个比较基层的管理者或小领导,而不可能走上中高层领导的岗位。
毕竟中高层领导都必须具备很强的交际能力,否则他们即便走上了中高层领导岗位,也会因为掌控不了局面,而很快被撵下来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在职场上,还是能力决定论。你的能力能到达哪个层次,你就能走上什么级别的岗位,直到你的能力不再能胜任岗位为止。
我想,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,就是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职场,不能一看到别人走得快、走得远,就把原因归结于别人有背景有关系,或者别人会“拍马屁”,甚至是一些比较阴暗的想法上。
为什么别人能够走得更快更远,是不是比人具备了我们所不具备的能力?
比如说别人执行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更加坚决,再比如说别人处理事情更加全面和果断。
国学大师曾仕强老师,曾诙谐地点评过职场上的两种人。
第一种人,是把工作干好了以后,跑到领导那里,然后跟领导说,领导你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工作,需要我完成的。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会邀功,向领导表明自己还可以干更多的事情,顾名思义就是表示自己还有更多的能力空间,领导你该提拔我了。
第二种人,是没有干好自己的工作,却也跑到领导那里,跟领导说,领导你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工作,需要我完成的。这种人就是典型的“马屁精”,分内工作都没干好,却还想承担更多的工作,却还想走上更高的岗位,这不是“马屁精”是什么。
事实上,哪个领导敢重用第二种人,因为这种下属早晚都会给他捅娄子。我们经常讲“守正出奇”,那么到底什么是“守正出奇”呢?
我个人认为在职场上,所谓的“守正”就是立足于工作本身,立足于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素质这个基本维度,来谋求发展和进步,而不是把焦点和重心放在职场权谋或者一些所谓的“技巧”上。
而“出奇”则应该建立在“守正”的基础上,工作干好了,综合素质提升了,再去运用一些权谋和手段,再去把握一些所谓的职场“技巧”,我想只有这样,才更能成就我们的事业。
|
|